低溫彈性回復試驗儀操作規(guī)程
點擊次數(shù):917 更新時間:2022-04-08
低溫彈性回復試驗儀測試原理,使用機器頂端夾持器夾住試樣一端,給另一端施加一定的初始負荷重砝碼,從夾持器的下端給試樣做兩個標記距離;接著給試樣施加規(guī)定的負重砝碼,靜等1個小時或規(guī)定時間后測量量兩個標記的間距;取下負重砝碼,過30秒或1個小時或其它規(guī)定的時間后施加初始負重砝碼,再次測量兩個標記的間距;然后通過特的公式計算出試樣拉伸彈性回復率(%)和殘留變形率(%)。
低溫彈性回復試驗儀操作規(guī)程:
1、根據(jù)試件尺寸,應先調(diào)整好兩刀口距離。
2、在左右主體上裝上桿,并擰緊止緊螺釘。
3、調(diào)整上刀口位置,使上下刀口間距離等于所需標距值。
4、松開緊表螺釘,按產(chǎn)品合格證中左、右表編號分別裝在左右主體上,再調(diào)整量表位置,使下刀口底面與底板上螺釘接觸,頂部與量表測量平面接觸,測壓縮變形可將量表壓縮,使起始位置在接近量表量程,如測拉伸變形,使量表起始位置在0.1mm左右,然后緊固螺釘固定好量表。需注意緊固量表時要保證量表測桿能上下運行自如,不被卡住。
5、雙手捏住右連接板和固定板兩端均勻的壓縮彈簧使兩刀口距增大,這時將儀器夾持在試件所需位置上,如嫌夾緊力不夠,可調(diào)整簧帽。
6、測壓縮變型時,儀器在夾持試件后,將定位螺釘下旋離開下刀口底面1mm(做完試驗后再復位,使下刀口底面成水平位置)。測拉伸變形時則不需要將定位螺釘下旋,仍保持與下刀口底面(水平位置)接觸。
7、為增強上刀口夾緊力,需在桿上調(diào)整夾緊架,其位置應盡量靠近上刀口處,夾緊力也可以通過簧帽調(diào)整,做完試驗后先卸下夾緊架。
8、試件在標距范圍內(nèi)的壓縮量取兩表數(shù)值的平均值進行計算。
9、試驗結(jié)束后,清潔儀器,填寫儀器使用記錄。